新闻中心

NEWS

中国科大附一院:药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土壤

发布人:蒋琴     发布时间: 2023-10-23 14:54    浏览量:253
  • 上一篇:三甲评审之关于医疗器械分类分级的探讨
  • 下一篇:你使用的医疗器械维护保养了吗?记录了吗?
  • 完善制度 培养人才

    健全成果转化管理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大附一院)按照“鼓励创造、重视保护、加强转化、创新管理”的指导思想,围绕药械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修订制度10余项,全面建立起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

          一是明确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方式、工作流程、收益分配、奖励及相关政策;二是探索促进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路径,包括聘请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科技人才到医院兼职,与市场化运行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等;三是坚持“外引内培”人才战略、“四类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有利于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岗位聘用、晋升培养和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四是鼓励临床科研人员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并将职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经商办企业活动纳入管理。

          医院率先设立首席创新官岗位,参与医院知识产权战略部署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等工作;连续4年组织临床医护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参加技术经理人培训,打造学科兼职技术经理人团队,对各学科重点项目、优势团队进行持续跟踪管理,开展专利分析与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充分发挥职业技术经理人在促进药械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述政策的支持下,医院医企协同研发的智慧麻醉系统实现快速成果转化。该系统以需求方、技术方、市场方多主体协同创新为基础,以技术经理人作为多主体间沟通协作的载体,由其全过程深度参与临床需求调研、研发方案确立、智慧化技术可行性论证,以及与企业方就成果转化意向进行洽谈等工作。仅历时55天,医院就完成了从立项、申请专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申请、法律尽职调查、无形资产评估、专项合同审核、院内集体决策、成果转化公示,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签订的全流程,加快了麻醉医疗设备的智能提升,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门槛,促进了产业升级,为医疗机构器械成果转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搭建桥梁 鼓励交叉

    打造螺旋式上升创新模式

          开展前沿医学科技创新研究,推动药械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近年来,中国科大附一院充分激发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原始创新能力,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以服务患者为宗旨、深入临床的自主创新工作,通过搭平台、强支撑、拓渠道,不断开辟药械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2021年,全国首个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医疗机构和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企业共同发起的医工协同创新平台——安徽省医工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挂牌成立。2022年,医院获批安徽省内首家依托医疗机构建设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心肺血管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促进医疗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与医工结合的举措,最大限度地释放医学创新的临床、产业和市场价值。医院现已开展智能化手术系统、3D可视化重建、一氧化氮呼吸治疗仪等多项技术联合研发。从临床需求出发,到工程结构设计、市场和成本分析,再回到临床验证优化,医院形成了医工企协同螺旋式上升的创新模式。

          此外,医院搭建了院内医学创新验证平台,加强临床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产业专家间的交流合作。医学创新验证平台在早期对临床创新进行可行性验证,包括药械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商业化可行性评价,并打造原型、样机等,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市场价值。同时,医学创新验证平台深入临床科室,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难点、痛点问题进行点对点指导和交流。

          为了鼓励交叉融合研究,医院设立了“科大新医学”“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基金,累计资助280余个科研团队开展理工医交叉研究;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围绕中子、超导及太赫兹、等离子体等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展开深入合作;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共建先导医学与前沿技术研究所,开展重大疾病领域诊疗技术研发等。

          医院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医学与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引导科研人员聚焦临床诊治关键技术,瞄准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推进技术攻关,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

          为了拓宽药械成果推广交流渠道,医院对已有的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进行梳理与分类管理,挖掘具备转化潜力的专利成果,对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安徽科技大市场及多家科技企业,通过参赛、参展、路演等方式进行项目推介。近3年,医院组织召开科技成果转化论坛、长三角医学创新转化大会,集聚“政、医、产、学、研、资”多元创新要素,就如何合力打通医学创新转化中的堵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扩大医院职务科技成果宣传力度;遴选代表性专利成果,组织相关研发人员入驻安徽省“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供需双方对接。

    营造氛围 加强激励

    建设有创新力的医院

          营造氛围,创造环境,倡导做有创新力的医院。医院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系列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树立知识产权文化理念,激发创新创造热情,营造成果转化氛围。近年来,每年参与培训和沙龙活动的人员超过1000人次,培训课程覆盖临床创新思维、专利申请、技术检索、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实务等成果转化相关内容。此外,医院组织临床、科研、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专家,对创新成果开展专利申请前评估,促进专利申请质量提升。

          落实激励政策,兼顾一线创新人才的发展和收益。在奖励激励方面,医院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包括授权专利奖励和成果转化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后,医院将所获得的收益提取80%(省内转化)或75%(省外转化)用于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提取5%用于奖励该科技成果完成的依托科室;将职工通过兼职、离岗创业、参股等形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及相关商业活动纳入管理;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岗位聘用、晋升培养和评价激励等政策中,发挥绩效评价“指挥棒”作用,引导和激励医院创新成果转化。

          未来,医院将不断完善药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培养人才队伍,加快高质量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让优秀科技成果惠及广大患者,更好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数说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以“科大新医学”为引领,坚持理工医交叉融合,立足一流医院建设目标,高度重视、持续加强临床科研创新转化工作。

          近3年,医院获授权专利605件(其中发明专利129件)、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申请15件;签约17项成果转化项目,签订合同总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其中,2022年完成转化项目12项,共有31件专利获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5502万元)。

    1.jpg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声明: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及分享更多信息,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谢谢!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编辑:蒋琴(实习生)

    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审核:朱宗达




    欢迎关注医工融合创新中心公众号,一起探讨学习交流。

    1693205491743316.jpg

    1693205503122013.jpg


  • 上一篇:三甲评审之关于医疗器械分类分级的探讨
  • 下一篇:你使用的医疗器械维护保养了吗?记录了吗?
  •